近日,上海P2P共享租车公司Cocar的官网上挂出一封致用户的信,信中宣布,从当日起,租车业务停止运营,但提现、退款等服务正常进行。据悉,这是首家宣布停止运营的P2P租车企业。
据了解,P2P共享租车自2013年下半年起在国内陆续出现,其核心商业模式都是私家车主出租自己的车赚钱,租客通过共享平台租车出行。在移动出行方面,也P2P共享租车也成为继打车、专车、拼车之后最火热的一块市场。
资本一直对这个市场给予厚望——2014年3月,PP租车获得红杉资本领投的1000万美元A轮融资;2014年11月,PP租车获得IDG、晨兴资本领投,源码资本、明势资本、红杉资本、清流资本跟投的6000万美元B轮融资;2014年12月10日,宝驾租车宣布获得中国平安和启明创投联合领投、58同城跟投的3000万美元A轮融资;2014年10月19日,凹凸租车宣布获得经纬创投的近千万美元A轮融资,并披露了天使投资人为真格基金的徐小平。2014年9月24日,友友租车宣布获得1000万美元A轮融资,该轮融资由光速安振中国基金(Lightspeed China Partners)领投,同时险峰华兴(K2)和天使投资人王刚参与投资。
尽管P2P租车行业在国内只有不到两年历史,但是行业领先优势的集中趋势已经非常明显。有业内人士认为,P2P租车是一个网络效应非常明显的行业,行业老大一旦出现,作为车主,会发现只有把车放在最大的平台上出租,才能有真实订单,真正赚到钱;而作为租客,会发现只有在最大的平台上,才能获得足够便利和便宜的车源。再考虑到先入为主的品牌、产品体验、风控水平等各个环节的优势,导致P2P租车行业的马太效应越来越强,行业领先者对后来者的挤压效应也会越来越强,最终导致后入者的直接出局。
有观点认为,这一行业和当年团购大战、打车大战、拼车大战类似,2014年是多个玩家涌入投入期,但在优胜劣汰之后行业会逐渐集中于一到两家玩家。
(编辑:马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