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无人驾驶组赛事在上海F1国际赛车场举行,共吸引了来自科研院校及企业的12支队伍参赛;赛事设有远程召唤、启动任务、S弯行驶、行人避让、直线加减速、超车变道、跟车行驶、施工绕行、环岛掉头、非机动车避障、自动泊车11个项目,由此“考验”无人驾驶车辆是否能够准确识别前方的障碍物以及交通标志、车道线等,并根据车辆周围场景进行合理决策,正确执行超车、避障等行为。
此次赛事通过对无人驾驶车辆“手脚”、“眼睛”和“大脑”的系统测评,综合考核了其感知、决策和执行的能力,赛事的难度较往届大为提高,比如:超车变道项目涉及毫米波雷达的测速、图像中的模式识别、多传感器信息融合、车道线识别以及盲区预警等技术;行人避让项目需面对行人高形变能力的挑战;还要加上根据中国实际交通情况重点设置的非机动车避让项目。
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李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智能驾驶产业技术和产品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得到应用。从赛事来看,去年一些还比较有挑战的场景,今年有的已可以比较轻松应对。
但他同时指出,谈及自动驾驶,若说是全部区域的全部自动驾驶,即到任何地方都可以自动驾驶的车辆,业界还有蛮长一段路要走,目前主要是局部场景下的无人驾驶。
“今年汽车城已经投放了一些,比如在汽车博览公园,无人驾驶观光车已正式投入运营,公园里可以坐着无人驾驶观光车全程观光;在汽车·创新港还投了自主泊车应用,比如将车停到办公楼门口后,这个车可以自己停到车库里,我出来只要在手机上‘招’一下,车就自己出来,到门口接我”,他表示,像这些局部场景应用,汽车城已经开始投放了,而且明年会越来越多,比如会投放无人驾驶小巴,在园区里进行接驳等等。他并透露,预计明年公共道路上也会开始有自动驾驶车辆进行相关测试和示范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