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无锡市住建局正式发布《关于全面推行住宅工程“业主开放日”制度的通知》,直击群众关注的住宅质量问题:从“交付即维权”到“先验后收”,正以“透明化”监管推动住宅工程从“治病”到“防病”的转变,让“好房子”成为群众幸福生活的底色。
质量通病面面观:交房即维权何时了?
“外面下暴雨,车库下大雨,物业用塑料桶接水……”去年8月,无锡经开区某交付8年的知名楼盘因地库漏水问题被业主投诉,暴雨时的车库宛如“水帘洞”。类似的情况并非孤例。近年来,无锡部分小区的住宅质量问题频发,成为群众心头的“顽疾”。
在滨湖区融创澜山郡小区,交付仅4年的住宅外墙保温层破损、脱落,室内墙面渗水、发霉。在江阴市澄江街道阳光假日花园,一场台风撕开了小区外墙的“遮羞布”,大片墙皮被吹落……
除了渗漏、裂缝等“硬伤”,“货不对板”也成为业主维权的重灾区。去年,无锡某小区业主发现交付房屋的主材品牌与合同约定不符,地砖规格缩水,绿化等公共配套未兑现,车库标准与宣传严重不符。统计显示,此类问题占全市工程质量投诉的23.6%。
“房子是普通家庭半辈子的积蓄,但交付后却问题频出,投诉维权一波三折。”一位业主感慨道。房屋质量问题不仅影响居住体验,更让群众的幸福感大打折扣。如何破解这一困局,成为无锡住建部门必须直面的课题。
直面问题解决:全方位发力提升住宅品质
面对群众的呼声,无锡住建部门以问题为导向,打出一套“组合拳”,从源头治理到过程监管,全方位提升住宅品质。
推行“业主开放日”,让业主成为质量监督员。要求建设单位在住宅工程主体结构验收后和竣工预验收前,分阶段邀请业主参与现场查验,让质量问题早暴露早解决。
开展防渗漏专项治理,杜绝“常见病”。针对渗漏、裂缝等住宅质量“常见病”,启动专项治理行动,强化对外立面、外保温材料、卫生间等关键节点的验收管理。通过原材料抽检、施工过程监督和竣工验收“三重把关”,力争将渗漏问题投诉量下降5%以上。
引入第三方监管,让专业机构“挑刺”。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住宅工程质量监督,从施工过程到竣工验收,第三方机构全程“挑刺”。同时,监理单位信用考核机制与招投标挂钩,倒逼监理企业履职尽责。
实施“两场”联动,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将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行为与工地现场管理挂钩,出台相关政策,对存在出借资质、围标串标、转包等违法行为的企业,实施动态核查和重点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探索“先验后收”,让业主放心收房。在“愉樾天成二期”“华发中央首府”等项目试点“先验后收”模式,有效降低了“交付即维权”的风险,赢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着眼长远:让好房子成为该有的形态
高品质住宅不仅是群众的朴素追求,更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无锡将在现有基础上,积极构建长效机制,让“好房子”成为群众生活的标配。
构建质量通病防治体系。深入研究质量通病根源,明确设计、施工、材料等环节的防治标准,从源头预控“常见病”,力争全市住宅工程有效质量缺陷投诉总量同比下降15%以上。
推进“透明化”监管。将全面推行住宅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制度,通过现场公示和线上平台,向业主公开项目基本情况,试点“云看房”“云上样板间”等创新服务,让业主随时随地了解房屋真实质量。
设立售后服务中心,提供“4S店”式管家服务。探索设立小区售后服务中心,明确告知业主维修人员的联系方式,为业主提供24小时管家式服务。通过引入房屋“养老金”制度和长期售后维修机制,让商品房像汽车一样拥有全生命周期的售后服务。
打造高品质住区,满足多元需求。将高品质住区建设作为房地产市场转型的重要抓手,从层高、阳台、绿化到智能化设施全面提标,让更多群众以合理价格享受高品质住宅,实现“人人住有优居”。
无锡住建部门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住宅品质提升,让每一户家庭都能住上安心、舒心、放心的好房子。